刘慈欣在随笔中曾经写到:
我认识父亲的一个老战友,他在朝鲜战争中参加过震惊世界的长津湖战役。有一次我试着同他谈科幻,我当然不指望从他那里得到什么有意思的回应,但万万没有想到,他的一句话,至今仍是我听到过的最深刻、最让我铭心刻骨的科幻评论:
“科幻小说好啊,干了这么多年革命,到现在我们也没让老百姓知道共产主义到底是啥样儿。”
许多年后,刘慈欣终于在自己的科幻作品中对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展开极限想象,这两部作品,就是《赡养上帝》和《赡养人类》。
一 《赡养上帝》:共产主义的终极形态
《赡养上帝》一共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上帝文明与人类文明的碰撞,第二部分是上帝文明的过去,或者说人类文明的未来。
第一部分:上帝文明与人类文明的碰撞。
上帝文明是突然降临地球的,两万艘超级飞船和二十亿名白发苍苍的上帝降临了地球,称自己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他们在刚形成不久的地球上培育了最初的生命,然后在接近光速航行中跨越时间。在地球进化到适当程度,按照远祖的基因引入了一个物种即人类。因此,他们代称他们的文明为上帝文明。
上帝文明来地球的目的是养老。在地球诞生前,上帝文明就存在了很久,几十亿上帝在光速中已经活过了3000多岁,飞船机器部件累积的量子效应产生越来越多错误,生态系统接近崩溃。因此,上帝在地球上播种生命,希望能融入人类家庭安度晚年。作为回报,上帝将提供各个学科和技术领域的全部资料。
一开始,上帝与人类进入了蜜月期。人类普遍认为下一次技术爆炸将被提前,人类的寿命也将像上帝一样大幅提升。最关键的是,也能达到上帝文明当时按需分配的阶段。虽然上帝们都说那只是一个文明最基本的需要,但是人类对此愿景已经满足,盼望着有生之年进入共产主义。
接着,是上帝与人类的矛盾期。人类发现将上帝的技术变为现实,至少在本世纪不可能实现,就像把现代技术资料传给原始人一样,人类无法理解。少数可以理解的比如能源技术,是建立在正反物质湮灭基础上,这对人类仍然太远。而平均每个家庭一到两位无法创造任何价值的上帝,给社会带来的物质与精神压力与日俱增。
最后,终于到了破裂期。人类不再像开始一样尊敬他们的创造者,而是产生了大量争吵,最后甚至有虐待上帝,不给上帝吃饭,逼上帝跳楼的事件发生。人类社会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比如拒绝人类赡养上帝的义务,或者干脆认为他们是群骗子。随着越来越多的上帝离家出走,超级飞船最终接回了上帝,人类最后也知道了上帝文明的历史。
第二部分:上帝文明的过去,或者说人类文明的未来。
这一部分篇幅不大,却是作品的真正主体。人类普遍认为文明是不断扩张与成长的,但是上帝告诉了人类,其实文明与人体一样,都有生老病死。恒星也一样。甚至宇宙也一样。上帝文明曾经是一个空间上跨星系的超级文明,也是一个时间上星际航行的长寿文明,但是终于有一天,上帝文明进入老年的标志也出现了。
第一个标志是:个体寿命的延长。那时,上帝文明中个体的寿命已经延长到4000个地球年,而他们的思想在2000岁左右已经完全僵化,创造性消失殆尽。这样的个体掌握了社会绝大部分权力,新的生命很难出生和成长,文明就老了。
第二个标志是:智能机器的完善。上帝文明机器已经不依赖它们的创造者独立运行,能够自我维护、更新和扩展。个体的工作开始一项一项交给机器完成。个体也开始一辈一辈被机器替代。
第三个标志是:按需分配的社会。终于有一天,智能机器可以养活所有个体,个体不需要为生存进行劳动,机器能满足包含物质与精神的一切需要。文化变得懒散而空虚,技术和科学也被逐渐忘记,文明加速老去,进入了机器摇篮时代。
这就是上帝文明的过去,或许,也是人类文明一种可能的未来。
主流文学,总是要描写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比如: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描写的是土地改革;柳青的《创业史》,描写的是农业合作化;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描写的是城乡变迁;阿耐的《大江东去》,描写的是改革开放。刘慈欣的《赡养上帝》之所以是大文学,因为其直接描写了共产主义社会。
除了大文学,科幻文学中也出现过对共产主义的描写,比如叶菲烈莫夫的《仙女座星云》、郑文光的《共产主义畅想曲》,都写过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想象。但是故事情节大多是未来时代人类达到共产主义,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仍然是从小人物出发,侧面书写大时代。但是大文学不同,是直接描绘整个共产主义社会。
《赡养上帝》中就详细描写了上帝文明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演变过程与形成原因。生物科技对于寿命的提升,智能科技对于人类的替代,最终人类按需分配的梦想彻底实现。当然,《赡养上帝》作为大文学,核心不仅要描写共产主义社会,还有描绘共产主义社会的终极形态,即一个有着20亿个3000岁老人的社会。
而这样的社会,也是一个死了的社会。思想逐渐僵化、知识慢慢忘记、生态系统不支持循环发展后,资源的耗尽造成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危机。我们都知道,现实社会的未来不可能如此简单地发展,如果刘慈欣仅仅将人类未来如此书写很难令人相信。
但是,刘慈欣用成熟的艺术手法完成了这一任务。第一步,通过将常规尺度的极限化,达到故事简单化寓言化的效果。第二步,通过将人类文明的未来转化为上帝文明的过去,让故事放置在一个相对陌生化的空间。第三步,通过将人类文明与上帝文明的碰撞,让故事能从一个熟悉化的视角展开,同时达到让故事戏剧化冲突化的效果。
只有极限性的创造,才能激发本质性的思考。描绘共产主义社会的终极形态不是目的,目的是追问共产主义社会的核心矛盾是什么?或者说,我们想象的共产主义社会,即按需分配理想社会的核心矛盾是什么?答案是劳动的缺失。
刘慈欣在上文提到的随笔,《天国之路——科幻与理想社会》,就总结了过去科幻作品对于理想社会描写的贫瘠与无力。也回忆起自己童年听到老师讲共产主义就是按需分配,想要什么到商店随便拿。但是,刘慈欣认为这种想象是表面的,就像按照这种想象写出的科幻是肤浅的,21世纪对于公元前的奴隶来说已经是理想社会,但生活在21世纪的人类完全不这么认为,未来生活在按需分配社会的人类,仍然会期待新的理想社会。
再仔细看看共产主义的定义,请注意这定义中以前最不为我们注意的一句话:“劳动是人们的第一需要”。马克思的理想社会比我们想象中的要深刻得多!这句话是定义中的精髓,它使得理想社会以从猪头肉或土豆烧牛肉中升华了。
问题在于,生存的需要被彻底满足后,劳动就变为了一种游戏。这时人类的方向是探索,向着认知的边界与环境的边界探索。在《赡养上帝》中还有着一条支线,上帝文明并非所有个体都满足于机器摇篮,仍然有少数人在沉溺于摇篮前踏上了向宇宙未知探索的道路,而上帝文明最后离开地球,也是为了寻找她们,这些他们当时不理解的先行者们。
郑文光对自己的《共产主义畅想曲》曾经表达过不满:
从我自身的角度讲,我觉得《共产主义畅想曲》是一个彻底失败的作品,它其中没有幻想……因为当时的任何一个农民,都知道一亩地可以产量两万斤的神话;任何一个城市居民,都了解10年内中国一定赶上英国,15年赶上美国的预言。面对这样的想象,我的科幻小说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段自我反思中指出了科幻文学乃至于大文学的核心,要做的不是追随人民的想象,而是超越人民的想象。未来学的任务是才是预测未来。就像刘慈欣说的,科幻文学的任务是描绘可能的未来。而大文学的任务,则是描绘极限的未来。最重要的是超越人民的想象,哪怕这是不可能的未来。因为这种极限的、不可能的未来,反而能给读者带来对世界本质的思考与极限的愉悦。
在这一点上,《赡养上帝》不算一部“彻底失败”的作品,它既满足了刘慈欣让老百姓知道共产主义社会真正是什么样的,也用高超的艺术手法超出了人民的集体幻想,在思想与艺术上都很成熟。
但是,刘慈欣的续作《赡养人类》以颠覆性的水准超越了《赡养上帝》,让后者的一切成就成为注脚。《赡养人类》挑战了资本主义的终极形态,创造出了难以想象的幻想奇观:二十亿以粪便循环物为生的穷人与一个拥有整个地球的终产者。
二 《赡养人类》:资本主义的终极形态
《赡养人类》从杀手滑膛的视角讲述。这一天,滑膛被委托了一单离奇的业务。滑膛认出十三个委托人中大多数都是福布斯财富500 中前50的巨富,但是,他们委托自己杀死的,从照片上看起来只是三个乞丐。
滑膛看着富豪与照片,突然想起了齿哥,故事也正式开始,分为三个部分:滑膛或者人类的过去,滑膛或者人类的现在,哥哥的过去或者人类的未来。
第一部分:滑膛或者人类的过去。
齿哥对于滑膛就像父亲一样,事实上,自从母亲被赌徒父亲殴打致死之后,滑膛其实就把齿哥当作父亲,跟随着齿哥一起打天下,在社会的阴暗面生存与挣扎。
后来许多人不知道,齿哥还从人贩子手上买下残疾儿童,组织他们去乞讨,那个年代这种买卖很赚钱。一次,人贩子送来的残疾儿童少了一个,齿哥看上了人贩子手里的一个叫果儿的健全女孩。人贩子说这不是残疾儿童。齿哥用锯贯穿了果儿的小腿,说道现在是了。
齿哥下令给果儿包扎止血但是不用消炎药,烂掉最好,因为这样更显得可怜。齿哥如愿用果儿获得了巨大的收入,但是果儿得到的只是一盒馊了的盒饭,因为饥饿也能增加人的同情。滑膛偷着给果儿吃过几次消炎药。过几天后果儿还笑着说,哥我的腿不疼了。但是滑膛知道这代表腿已经坏死了。滑膛把果儿送到医院,但是已经来不及了,果儿在高烧两天后死去。
钱包鼓起来后,齿哥干了赌场,开了公司。滑膛也变得越来越冷血,负责齿哥的贴身安全。因为仇家太多,齿哥还雇了一个俄罗斯保镖,保镖看出滑膛的不同,知道他能成为这一行的精英,于是教给滑膛外语,并劝说齿哥让滑膛去国外杀手组织学习。滑膛在一个未知国度的高墙中得到了名字,掌握了技术,并且记住了几千年杀手行业的最高原则:瞄准谁,与枪无关。
滑膛回国后就听到上帝文明来到地球又离开的消息,他们是人类的创造者,后来,哥哥文明也来到了地球,他们是上帝文明创造的另一个文明,一直停在地球上空。滑膛对此并不关心,径直找到齿哥,说自己接到了一桩委托,但不知道是否应该干这一行,全听齿哥一句话。齿哥笑着说当然。滑膛二话没说射杀了齿哥,伤口的形状与果儿腿上的一样。从此,滑膛成为了职业杀手中最顶尖的存在,三年内杀死了四十一个人。
第二部分:滑膛或者人类的现在。
回到现在,滑膛调查了富翁们希望自己杀的人,发现这三个人分别是乞丐、拾荒女、流浪画家。全世界最有钱的十三个人雇凶杀死最贫困的三个人,这件事超出了滑膛的理解能力。他回去找到富翁想问明白原因,哪怕自己会受到违背行业准则的惩罚。
富翁们没有解释,而是带着滑膛做了一件事:满大街撒钱。富翁们开着大巴,遇到乞丐、民工、小孩,就让他们每个人从车上拿一个手提箱,箱子里是一百万现金。获得这一百万只有一个条件:无论谁问他们,都必须说这钱是自己的。
在滑膛的震惊中, 富翁们解释了原因:来到地球的哥哥文明其实是一群逃荒者,他们在第一地球,也就是他们的星球无法生存,来占领第四地球,也就是太阳系地球作为生存空间,人类将被集中到澳大利亚生存,由于澳大利亚政府的明确拒绝,哥哥文明在一夜间蒸发了澳大利亚的所有人类。
澳大利亚无法养活这么多人口,不过人类不再需要靠农业与工业生存,哥哥文明将要赡养人类。每一个人的生活资料全部被平均分配,人类社会将再无贫富差距。问题的关键是分配标准,哥哥文明将进行全面的社会调查,并以最低生活标准发放生活资料。如果人类社会本来的贫富差距很小,那么未来将是天堂;如果人类社会以目前的贫富差距,未来必然是地狱。
富翁的满大街撒钱只是一种姿态,与此同时全世界各地各大公司的员工都带着上千亿的支票与现金撒钱,这也是富翁们的组织名为“财富液化委员会”的含义。各国政府与联合国也将共同开展大扶贫。不过仍然有一个致命的问题:有些人无论如何不收富翁们的钱。于是富翁们找到了滑膛。
滑膛不知道人类的未来是什么样的,但是他知道这三个目标的未来,他干脆地击杀了乞丐与拾荒女,在杀死画家前,画家希望滑膛这把枪下一次对准富翁们,滑膛答应了他,从他那里拿走了一幅画后杀死了画家。这时,滑膛身后响起了一个声音:这没有意义。
第三部分:哥哥的过去或者人类的未来。
来者是第一地球的一名社会调查员,他目睹了滑膛所有的行为。哥哥文明飞船上的十亿人口,或者说十亿穷人也目睹了人类财富液化的所有行为。滑膛不理解一个社会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穷人,在他的认知中,穷人基数太大,富人与中产的日子也不好过了。在调查员的讲述中,滑膛得知了哥哥文明的历史。
一开始,社会正处于一种平衡点。社会财富虽然分配不均,但是穷人与富人都不是太多,达到一种数量上的平衡。原因有两点,其一是穷人对富人有威胁,太多会造成社会不稳定; 其二是穷人对富人有价值,可以用劳动换来一定分配。那时候的第一地球,人们普遍相信贫富差距会逐渐降低,人人均富的大同时代终会到来。
但这种平衡很快被一样东西打破:教育。教育是社会下层进入社会上层的唯一通道,真正的高等教育日益精英化,不过为了市场的考虑,这条通道虽然越来越细但仍然存在。这时技术飞跃出现,可以直接向大脑传输知识了,甚至大脑可以被植入超级计算机,知识、智力、思想、审美都可以买到。超等教育的价格,大约是北京或上海黄金地段的两套商品房。
这很昂贵,但仍然有一部分人支付得起。至此上下层的通道彻底断了,经过超等教育或多次超等教育的富人与穷人之间不再是同一个物种,这是人类的第二次进化。第一次进化将人和动物分开,靠的是自然选择。第二次进化将超等人与人分开,靠的是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在第一地球,这项法则依托一个名叫社会机器的执法系统实现,绝对公正地保护任何人的私有财产。
在最后,社会达成了一个新的平衡点。富人逐渐用技术进化,穷人逐渐被技术取代。有产阶层不再需要无产阶层。在调查员曾祖父的时代,60%的财富在一千万人手中;在爷爷时代,80%在一万人手中;在爸爸时代,90%在四十二人手中。在他出生时,资本主义达到了顶峰:99%的世界财富掌握在一个人的手中,这个人被称作终产者。他拥有整个第一地球。第一地球变为一个富人和二十亿穷人的社会。至此,穷人对富人再无威胁,再多也无法制造不稳定;穷人也对富人再无价值,无法用劳动获得任何分配。
调查员和其他二十亿穷人一样,生存在类似太空舱的生态循环系统,靠粪便与尿液的循环产物生存,直到循环系统仍然崩溃了,无数人走出太空舱。终产者制止了社会机器对他们的消灭,不去追究责任,而是造出两万艘飞船将二十亿穷人送进太空,希望他们寻找新的家园。
在损失了一万艘飞船与十亿人口后,哥哥文明来到地球,决定在地球生存,并赡养人类。滑膛最后问了调查员一个问题:如果没有你们的干涉,我们的世界也会重复这个故事吗?
三 资本主义的初级形态、中级形态、高级形态
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在《赡养人类》的三个部分即人类的过去、人类的现在、人类的未来中,依次出现的齿哥与果儿、十三位巨富与三个穷人、终产者与父母惨死的社会调查员,有着结构上的递进关系。
让我们把刚刚的视角从中国移向美国,从社会主义阵营移向资本主义阵营。主流文学,仍然要描写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比如: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描写的是战后迷惘的一代;《麦田里的守望者》,描写的是麦卡锡主义下的反抗思潮;诺曼·梅勒的《夜幕下的大军》,描写的是抵抗越战运动。但作为科幻文学的《赡养人类》不同,是直接描绘整个资本主义社会。
我们都知道现代资本主义从18世纪开始,而如果结合马克思对于资本的研究、恩格斯对于私有制的研究、列宁对于帝国主义的研究来看,资本主义其实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赡养人类》中的三组人物关系,其实恰好对应了资本主义的初级形态、资本主义的中级形态、资本主义的高级形态。
第一阶段。齿哥与果儿——资本主义的初级形态。
在原始时代,私有制还未出现的时候,资本也还未出现。直到有一天,氏族社会向民族国家社会逐渐转变,狩猎业向农业逐渐转变,生产力的提升使得社会大分工,私有制终于出现。最早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出现,某种程度上以奴隶主与奴隶的形式存在,奴隶主通过暴力支配奴隶,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来到这个世界上从头到脚都沾满了鲜血”。
齿哥的发家路程,就对应了资本主义的初级形态,从用暴力形成帮派,到利用暴力拐卖残疾儿童,甚至是将健全儿童变残疾,组织她们乞讨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赚钱。但是,这些孩子甚至连饭都吃不饱,因为饿肚子能显得更加可怜。现代文明中齿哥等人贩子对果儿等被拐卖的儿童的残忍恶行,具象化地将历史上无数奴隶主对奴隶的滔天罪行展现出来。
“可……她好端端的,你怎么拿她挣钱?”
“死心眼,加工一下不就得了?”
齿哥说着,解下腰间的利锯,朝果儿滑嫩的小腿上划了一下,划出了一道贯穿小腿的长口子,血在果儿的惨叫声中涌了出来。
“给她裹裹,止住血,但别上消炎药,要烂开才好。”齿哥对滑膛说。
滑膛于是给果儿包扎伤口,血浸透了好几层纱布,直流得果儿脸色惨白。滑膛背着齿哥,还是给果儿吃了些利菌沙和抗菌优之类的消炎药,但是没有用,果儿的伤口还是发炎了。……
一天傍晚,他上果儿乞讨的地方去接她回去,小女孩儿附在他的耳边悄悄地说:“哥,我的腿不疼了呢。”一副高兴的样子。一副高兴的样子。在滑膛的记忆中,这是他除母亲惨死外唯一的一次流泪,果儿的腿是不疼了,那是因为神经都已经坏死,整条腿都发黑了,她已经发了两天的高烧。滑膛再也不顾齿哥的禁令,抱着果儿去了医院,医生说已经晚了,孩子的血液中毒。第二天深夜,果儿在高烧中去了。
第二阶段。十三个富翁与三个乞丐——资本主义的中级形态。
在资本主义的中级阶段,资产阶级从奴隶主、地主变为了资本家,无产阶级从奴隶、农民变为了工人。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工具,也从直接使用暴力到间接使用暴力。即通过法律背后的枪支,通过国家机器背后的战争机器,完成资本的进一步积累。资本从血腥变为粉红,危害最大的其实不是官商勾结的贪污犯罪,而是“所做的一切都是完全合法的”,在法律范围内完成无限制地垄断剥削。
十三位富翁在故事中的戏份,就对应了资本主义的中级形态。比如,描述富豪身份的“电力市场完全放开后诞生的”能源巨头,富豪们分化为贵族与土豪同时乞丐中也分化为不同阶层,还有最后富豪们已经从政府组织得知了“大扶贫”计划,提前做出的满大街撒钱以获得民众认可,以及除掉拒绝收钱的极端穷人,都是得到了政府的默许甚至暗示的。最后富豪与杀手的对话将所有冠冕堂皇的伪善语言揭露出来。
“这就是所谓的社会财富液化吧?”滑膛问。
“是的,现在的社会财富是固态的,固态就有起伏,像这大街旁的高楼,像那平原上的高山,但当这一切都液化后,一切都变成了大海,海面是平滑的。”
“但像你们刚才那种作法,只会造成一片混乱。”
“是的,我们只是做出一种姿态,显示财富占有者的诚意。真正的财富液化很快就要在全世界展开,它将在各国政府和联合国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大扶贫即将开始,那时,富国将把财富向第三世界倾倒,富人将把金钱向穷人抛撒,而这一切,都是完全真诚的。”
第三阶段。有用阶层与无用阶层——资本主义的高级形态。
在资本主义的高级阶段,资产阶级对于无产阶级的剥削逐渐达到最大。资产阶级从资本家进一步进化为工厂主,无产阶级从工人变为零件。这一过程中,资本用机器取代了工人,也同时将工人变为了机器。生产效率的提升与生产总量的增加,进一步将资本从粉红洗刷为纯白,这不仅是正义而且是值得歌颂的,但是日益增加的贫富差距最终暴露了资本的血腥底色。
第四地球,也即哥哥文明的发展过程就对应了资本主义的高级阶段。这一过程中,从机械化到工业化到自动化到智能化,旧的工作岗位被取代的同时,新的工作岗位还在被创造出来,这也缓和了矛盾爆发的过程,但是在智能化完成以后,量变产生了质变。
而技术发展导致了另一件事,有产阶层不再需要无产阶层了。在你们的世界,富人还是需要穷人的,工厂里总得有工人。但在第一地球,机器已经不需要人来操作了,高效率的机器人可以做一切事情,无产阶层连出卖劳动力的机会都没有了,他们真的一贫如洗。
如果至此结束,《赡养人类》已经是一部优秀的主流文学,或者说主流文学-政商文学-科幻文学,但是至此主流文学的空间结束了,我们即将进入大文学的领域。
《赡养人类》为什么是大文学,正是因为其对于政治、经济、社会进行了本质性思考,这种思考通过结尾处的社会实验与自然实验,集中体现为一个极限性追问:资本主义的终极形态是什么?
四 资本主义的终极形态
我们在前文常常提到,刘慈欣大文学的核心魅力,就是一个个极限性的思想实验。比如技术能否终结诗歌、体育能否代替战争、只剩三个人的文明是否该吃人等等,这些实验即使用举国之力的调查统计,或者太阳系大的粒子加速器都是无法做出来的,只能用思想。
在《赡养人类》中,刘慈欣就进行了两个实验,或者说是一个包含了社会层与自然层的双层实验,研究贫富差距的本质原因,与物种进化的最大可能。
第一层实验:贫富差距实验。
社会学的问题为什么复杂,因为社会不仅与社会学内部的人口、家庭、组织等概念相关,还与社会学外部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存在相关。比如贫富差距问题,就和分配制度、教育水平、市场情况、暴力归属甚至国际关系等等问题相关联。
在《赡养人类》中,刘慈欣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了贫富差距这一因变量,与分配制度这一自变量的核心关系。首先,省略了国际关系等自变量。在哥哥文明中没有民族国家的概念;其次,将暴力归属这一无法忽略掉的自变量取极值。利用“社会机器”这一执法单元,将暴力归属在一个假定绝对公正的非人类方。
接下来,改变教育水平这一关键自变量的正负号。因为公平教育一定程度上会让社会阶层保持流动,减小贫富差距,即使资本主义日益发达,教育仍有一定公平存在。但是,随着“超等教育”可以直接向大脑传递知识,一部分可以支付这相当于“北京或上海黄金地段两套房”价格的人可以完全固化在这一阶层,教育从减少贫富差距变为剧增贫富差距。
最关键的是,分配制度这一自变量取极值。“私有财产不可侵犯”这一宪法原则,不仅是完全的私有制,还是通过“社会机器”这一执法单元完全实现的私有制。刚刚“超等教育”能够在现实中被应用也是这一前提下的结果。最终得到实验结果,贫富差距这一因变量达到极值。第四地球达到贫富差距最大化的奇观:一个拥有整个地球的“终产者”和二十亿只能吃自己粪便循环物的穷人。
第二层实验:物种进化实验。
物种进化,用《赡养人类》中的话说,第一次物种进化靠着自然选择将人和动物区分开,第二次物种进化将由技术将超等人与人区分开。我们都知道,生物学也是一门和医学、基因学、材料学、化学甚至物理学、数学紧密相关的科学。而物种进化问题,则是和脑科学(神经科学)、智能科技、生命科技甚至社会形态紧密相关的问题。
其实物种进化最关键的不在于材料、医药、生物等物质层面、而在于意识、智能、等信息层面。就像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不在躯体而在智慧,下一次进化也将发生在意识或智能两个方向上的突破。在第二层实验中,刘慈欣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了物种进化这一因变量,与意识与智能两个自变量的核心关系。首先,忽略了医药科学、基因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等自变量。
其次,对于智能科技,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工智能这一自变量,取极值的同时取绝对值。《未来简史》中写到人工智能可能让所有人无用,或者让极少数人有用大多数人无用。《赡养人类》中的智能科技完全取代人类,但是没有进化出智能奴役人类,成为一个非主体的最终工具。
接下来,对于意识科技,或者常说的脑科技、神经科技这一自变量,取得极值。脑机技术的突破让人类可以向大脑灌知识,甚至植入超级计算机,除了存储巨量知识这一基础功能,更是一个智力放大器,思想放大器,将人类意识水平完成真正进化。最终得到实验结果,物种进化这一因变量也达到得最大值。
至此,物种进化的技术条件完成。而在“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所形成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知识、智力、思想、甚至完美的心理和性格、艺术审美能力都可以作为商品买到。人类确实发生了进化,只不过不是所有人类,像第一次自然选择一样,只有一个物种成功进化为了人,在第二次社会竞争中,只有一个人成功进化为了神。祂就是“终产者”。
在新文学的最高成就,鲁迅的《故乡》中,一声“老爷”批判了封建主义下对人的异化与精神隔离;在大文学的最高成就,刘慈欣的《赡养人类》中,“富人和穷人已经不是同一个物种了,就像穷人和狗不是同一个物种一样,穷人不再是人了。”刘慈欣用连续六次人和狗的比喻,宣告了资本主义对人产生的将不仅是异化与精神隔离,还是进化与生殖隔离。
我们对思想实验的细致分析,也和中山大学法学教授陈颀在《未来法学:作为法学思想实验的科幻》中,从法学角度对《赡养人类》思想实验进行的总结一致:
《赡养人类》是科幻思想实验的外推法的典型运用,通过虚构场景揭示“私有财产不可侵犯”逻辑设定的边界条件的荒谬性,也就是私有财产保护的无限扩张后社会的颠覆巨变,论证“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法律原则绝对化的极端后果,反证限制该假定的必要性。
在资本主义度过初级形态、中级形态和高级形态后,再经历奴隶制、帝国主义、工厂机器后,马克思所预言的必然未来,是工人通过暴力推翻资本主义,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大文学《赡养人类》中的未来,也不是刘慈欣经常说的可能的未来,恰恰是极限化的不可能的未来,但是这种不可能在现实发生的资本主义的终极形态,反而能对资本进行更本质的思考。
只有极限性的创造,才能激发本质性的思考。描绘资本主义社会的终极形态不是目的,目的是追问: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矛盾是什么?答案,是私有制。
马克思也早已揭示出私有制是资本高速扩张的核心原因,也必将资本主义送入坟墓,因此对于私有制的最终态度一定是消灭私有制。马克思的思想完整严密,然而对于在资本主义规则下成长起来的新世纪人类,许多人无法接受这一最终结论,即完全彻底地消灭私有制。《赡养人类》中的故事没有一句论证私有制应该消灭,而是从反面推演出只要私有制存在,社会的最终形态是什么样的。
上文提到,“私有财产不可侵犯”这一原则之下,绝对公平反而会导致绝对不平等。人类文明的巨富之一曾经说道:
“财富怎么了?我们没偷没抢,挣的每一分钱都是干净的!我们的财富推动了社会前进,社会应该感谢我们!”
哥哥文明的终产者也在最后对二十亿穷人说道:
“宇宙之大,何必非要挤在我这间小小的陋室中呢?你们没有理由恨我,得到这幢住所,我是完全合理合法的,我从一个经营妇女卫生用品的小公司起家,一直做到今天的规模,完全是凭借自己的商业才能,没有做过任何违法的事。”
这再次印证了资本从血腥到粉红到纯白的洗刷过程。但是刘慈欣在这里有一处神来之笔,就是设定终产者白手起家的行业是妇女卫生用品。妇女卫生用品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因为女性在卫生用品这一刚需受到的剥削其实被严重忽视了;同时又有着很强的象征寓意,从未违法之下的资本积累,暴露出纯白颜色下的吸血本质。
人类来到地球上,资源并不属于人类;但是人类既然要生存,全部资源也就属于全体人类;如果在一切私有化的逻辑下,“这个行星上所有的大陆和海洋,甚至第一地球的大气层”都可以变为合法获得的私有财产。刘慈欣在最后让社会调查员平静地讲述出母亲的惨死过程,暴露这一逻辑是多么荒谬。
现在告诉你我母亲是怎么死的。为了节省开支,她那时已经有三年没有到户外去过一次了,节日也舍不得出去。这天深夜,她竟在梦游中通过过渡门到了户外!她当时做的一定是一个置身于大自然中的梦。当执法单元发现她时,她已经离家有很远的距离了,执法单元也发现了她没有吞下空气售货机,就把她朝家里拖,同时用一只机械手卡住她的脖子,它并没想掐死她,只是不让她呼吸,以保护另一个公民不可侵犯的私有财产——空气。
我们当然要肯定私有制带来的生产力的提高,也要明白人类仍然处于市场经济很长时间,人类只能先从贫穷到富裕,再从不平等到平等。只不过随着市场经济的绝对主导,能看到越来越多的折衷主义言论,比如:既不要极右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也不要极左的消灭私有制,而是坚持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刘慈欣没有直接呐喊消灭私有制,而是揭示出只要私有制还存在一天,人类社会的低产、中产、高产三个阶层就是一种假象。进一步通过终产阶级与零产阶级的刻画,揭露出有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才是私有制将人类社会分化的真相。只要基本经济制度是私有制,这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是绝无可能调和的。
这就意味着:只要分配制度仍然是私有制,人类一切通过政治、社会、教育等手段实现的再分配,都将是治标不治本,全民保险制度、高福利制度、甚至基本收入制度,在人类社会这样的巨复杂系统中,都无法阻挡不平等程度加剧的事实。卢梭揭示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就是私有制的出现,而不平等的终结也只可能是私有制的消灭。
《赡养人类》之所以是大文学的最高成就,正是因为其不仅最大程度地吸收了思想与现实的资源,也必将甚至已经最大程度地作用于思想与现实的改变。比如对哲学、政治经济学、法学、社会学与分配政策、立法参考、社会模型的种种影响,就体现在法学副教授陈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赵汀阳、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鄢一龙等对《赡养人类》研究与引用中。
因此我们后文还将专篇分析《赡养人类》对社会整体的本质性思考,这种思考甚至不再体现为一种追问,一种思考,而是体现为一种法则:那就是孕育出黑暗森林法则的“黑暗丛林法则”。
- 稻城记忆
- 微信扫一扫
- 麻同拉域
- 抖音扫一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