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晨雾笼罩的基卡依村。
![]()
丹巴县文旅局供图
最近,我又去了基卡依村。车子行驶在熟悉的盘山路上,我打开车窗,空气中飘浮着青稞与松木的清香,一座座藏式碉楼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宛如守护这片净土的巨人。
在“云端藏寨”感受非遗之美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基卡依村处于藏羌彝走廊核心区,地处嘉绒藏族文化核心区及东女国文化遗存地。村子背倚墨尔多山,平均海拔2300米,是一个“云端藏寨”。这里四季分明,景观层次丰富:春季梨花如雪,夏季凉爽宜人,秋季层林尽染,冬季温暖向阳,构成天然的立体画廊。
基卡依村不仅风光秀丽,更是一座“活态博物馆”。从新石器时代的罕额依遗址,到至今屹立的古碉群,跨越数千年的文明脉络在这里清晰可触。这里完整保留着女子成人礼等古老传统,拥有丹巴古碉群、罕额依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和汉代石棺葬墓群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藏族碉楼营造技艺、顶毪衫歌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这个先后荣获“中国景观村落”“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称号的村落,成为深受海内外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
在村里漫步,看到一处藏寨门外围满了游客,几位身着盛装的嘉绒少女头戴传统发饰从木门后翩然而出,在袅袅桑烟的伴随下表演当地传统的成人礼仪式。少女们跳着代代相传的舞蹈,唱着古老的歌谣,周围的游客有人举起手机记录。这一幕让我感受到,传统文化正在以新的方式被看见、被记住。
现场组织者告诉我,成人礼表演是村里打造的非遗体验项目之一,这些年他们一直在挖掘嘉绒文化的特色,希望游客能更深入地了解当地传统文化。
古老村落焕发生机
为推进绿色发展,当地政府持续优化旅游规划,实施古树保护,推动民宿升级,提升游客到村子的旅游体验。
随着基卡依村旅游影响力的提升,村里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返乡创业。目前,全村90%以上村民从事旅游业,79户开展旅游接待,增加就业岗位200余个,202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4万元。今年1月—9月,基卡依村接待游客超过3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64亿元。村落即景区、生活即体验的融合发展模式日趋成熟,从特色民宿到文化体验,从生态观光到农事参与,多元业态相互促进。
作为税务工作者,我也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变化。几年前,我曾到村里宣传辅导税费政策,如今再次走进基卡依,眼前景象令人欣喜:村道上游客络绎不绝,特色民宿窗明几净,文旅产业让这个古老村落焕发出勃勃生机。
为支持乡村旅游发展,丹巴县税务部门创新推出了藏汉双语涉税费服务,挑选精通藏汉双语的业务骨干组成“双语税收宣传队”,用听得懂、用得上、接地气的税费政策宣讲,引导文旅等行业合规经营,助力营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
如今,基卡依村不仅是游客纷至沓来的旅游胜地,更成为一个展示藏族文化与自然生态的窗口。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丹巴县税务局)

